来自网友【ccchen】的评论我个人认为Into the wild这部电影中文译名《荒野生存》有点不够恰当。wild 在这里不仅是荒野,我认为它可能也代表了广阔的人生。就像现在随处可见的那句“人生不是轨道,是旷野”。主角让我领略到了不被社会规训的人的最本质的样子,让我意识到除了按部就班的上班、结婚、养育后代之外,人生还有无数种选择。他抛弃优渥的生活选择当流浪汉,进入Alaska 后学着像原始人一样生活。他一路流浪,为了精神上和身体上的自由抛弃了一切,一路上经历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没能把他留下。我看有影评说他就是作的,而且也是对父母的不负责。但我真的很能理解他,我脑袋里常常会浮出一句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Life is dear, love is dearer. Both can be given up for freedom)” 虽然我认为love在这里翻译成爱情有点片面了,应该是广泛的爱。但我完全认同二者皆可抛。在绝对的自由面前,一切都显得不重要了。我和主角一样深刻厌恶这个人人都被金钱和权力绑架的社会。人人都在按照这个社会给出的标准生活,按部就班地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没有说这样生活不好的意思,我只是厌恶这个社会包括正在按照这条既定的答案生活的人们都在禁止和排斥其他答案出现的这个行为)如果跳出这个无限循环的怪圈的话,跳出只能用金钱权力来衡量的社会标准的话,你有没有想过,你自己想做什么?金钱真的能带给你满足吗?结婚真的能带给你幸福吗?爬上社会的金字塔尖之后,你真的会觉得自己活得值得吗?主角选择跳出了这个他失望透顶的社会,一路流浪到他内心选中的荒野之中去。即使一路穷困潦倒,但内心是富足的。其实穷困潦倒也只是我们在自己的角度对他的处境给出的形容,对他来说,自从打破了被设定的选项之后,一切外界评价体系对他来说都毫无意义,他已经真正地进入了他梦寐以求的wild. 如果他活着走出了Alaska,他之后会做些什么?他会回到父母身边吗?我觉得不会。他在去世前回忆起父母的那句台词让我印象很深:如果我奔向你们的怀抱,你们能看见我所看见的那片天空吗?他其实心里应该是有答案的,父母可能永远无法理解他的选择。他想逃离的不止是家庭,还有这个社会。回归社会的生活对他来说本质上等同于失去了活着的意义。我觉得如果他活着回来了,他会继续流浪,寻找属于他的,新的旷野。——————分界线——————我常常会问自己,我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就是这样按部就班地工作直到退休直到死掉?那我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我不如现在就死掉还能少工作几十年。为了结婚?结婚根本不在我的人生规划中。为了挣钱?买房买车对我来说毫无意义。仔细想了想,真的能让我继续坚持活着的理由好像就是还想看看这个世界。我还有那么多未知的领域想要探索,我还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我当然还得活着!我宁愿身体流浪,不愿心灵被束缚。所以我才说主角很伟大,他真正做到了我内心中最高境界的自由。如果我是他,在临死前,我也能说出:这辈子没有白活一场。
来自网友【长艹的cc】的评论今年看过的最震撼的一部电影。男主一直是一个积极、阳光、有责任心的人,他非常聪明,进emory拿全A的成绩毕业,看很多书,可以随时引用喜欢作家的话。正因如此,他对生命的意义和对幸福的追求更超前一步。家庭是主要的诱因。他发现幸福家庭背后是父母包裹的谎言,父亲的欺骗,颠覆了他的世界;父母从小到大的争吵,社会和周遭对人看似期许实则规训,有条不紊运转世界下的肮脏与混乱让他疲惫,只想逃离。没有什么是必须拥有的,没有什么是不可失去的,过去的一切让他很痛苦,于是他人为将自己与世界进行割裂。他要的是什么,他不知道,只觉得行走、遁入荒野,是他最想做的事情。在路上他遇到了很多同样在流浪的人,他们给予彼此温暖,是流浪路途中不可预判的惊喜,他们能够理解彼此。但经过短暂停留和相处,他还是踏上了去阿拉斯加的路上。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还和这个世界有羁绊,只有自己孑然一身,能够拥抱真正的自由,去阿拉斯加是他一个人的朝圣之旅,也许真的置身那里他才能得到自由和找到真正的幸福。因此,他拒绝了被荒漠中独居老爷爷收养的要求,还是想要先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确实在阿拉斯加的荒野中获得了极致的自由和幸福,因而当最后他因饥饿和中毒离世时,他非常坦然。将自己包裹好躺在那辆车上,看着车窗外的天空,静静迎接死亡的到来。设想自己如果真的回到父母的怀抱的情形,好像并没有那么好,并不会比现在死去更让人幸福,那样的他还能看到现在临死前自己所看到这片天空吗?回归正常人生活的自己还能有在荒野中同等的体验吗?答案是不,那么他已经实现了自己想实现的,看到自己想要看的,理解了幸福对自己的含义,过了美好的一生,可以离去了。他在濒死前写下“幸福是分享的”,其实让我有点疑惑,他的流浪历程感触最深刻的应该都是独处时分,尤其是最终身处于阿拉斯加的深林里。所遇到的人,对他来说是锦上添花,但他本质上还是主动决定孤身。看了其他豆友的影评,我明白了:“Alex的信仰是:“快乐不是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帝将快乐放置于我们周围每一件事当中,人们灵魂的精髓来源于新的经历”。这话没错,只是不能绝对化,任何事物一旦被绝对化,即使不走向灭亡,也必然导致偏颇或者谬误。在Alex“泛物质化”的眼光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过是——甚至还不如——这一路上的浮光掠影,与人生的终极意义并无关联,自然情感化,情感物质化,并且自由绝对化,于是再真诚的情感也无法打动并且软化那种挣脱的欲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连同人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一并,被他反对并抛弃了。在Alex沿途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群中虽然看似偶然而杂乱,实则基本上涵盖了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全部类别:Jan和Rainey殷勤的友情,Tracy送上门的爱情,Ron给予他的亲情。可是这一切统统被Alex礼貌又断然的拒绝了,我不明白,这样一个看似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人,为什么从来没有反思和怀疑过?在整个流浪的过程里,这些偶然发生擦肩而过的情感关系,即使不能完全扭转Alex那种摒弃了人的因素的,对“绝对自然”和“野性呼唤”的执着的追求和回应,至少也应该让他重新去审视自己过于笃信的人生哲学。”Alex可能由于家庭的原因,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持的是很悲观的态度,他觉得关系本身无法持续,人也无法做到绝对坦诚,只有追求新的体验才更永恒。也就是说,他把对人的期待转移到对事物和经历上,完全放弃了通过与人建立链接获得幸福这一渠道。本身也是一种很极致的想法,这和他追求“绝对自由”“绝对自然”温和。至于他写下“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 也是到那时他才意识到那位老爷爷说的是对的,只有先forgive才能爱,他对父母的排斥本质是一种逃离,他没办法原谅他们,消失也是对父母的惩罚,至少到最后他还是和他们达成了和解,也纠正了自己之前对人和人际关系敬而远之的态度。